联系电话
随着疫情的发展,复工战“疫”开始进入关键时刻,医学领域得到蓬勃发展,而以太赫兹检测技术为核心的众多科技新动向更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提供坚定的技术支持。
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设备,它将解锁难以捉摸的太赫兹波长,并使革命性的新技术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由于来自所有现有光源的信号相对较弱,波长(介于3mm和30μm之间)的使用已被证明无法使用。
一组物理学家使用石墨烯和高温半导体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光学晶体管 - 一种THz放大器。当太赫兹辐射击中石墨烯外层时,内部捕获的粒子将自身附着在输出波上,从而赋予它们比到达的波更多的功率和能量,从而将其放大。
我国自主研发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阵芯片
1月19日,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宣布:我国自主可控、成本超低的毫米波相控阵芯片问世,它速度快、覆盖广,一脚踢开了毫米波通信技术商用的“绊脚石”。
但是,宽带卫星通信和5G毫米波通信的关键核心器件毫米波相控阵芯片身价高昂,以256通道的典型相控阵天线为例,其售价高达上百万元。而现在利用硅工艺,同样的大规模相控阵天线产品,我们把成本降低到了可商用的水平,实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上的突破
智能驾驶时代蓝图初现
随着5G的正式到来,在刚落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0)上,自动驾驶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
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HS Market预测,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60万辆,2035年将达到2100万辆。预计2020年L1/2渗透率有望达到 40%,2025年L3、L4/5渗透率分别有望达到15%、5%。伴随5G推动L4/5自动驾驶逐步落地,2030年国内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5G网络是是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完美搭配。短期市场以ADAS为主,2020年国内市场空间约878亿元,长期看5G推动L4/5自动驾驶逐步落地,叠加5G建设的加速推进,预计车联网即将迎来全面爆发期。
雾霾的形成,涉及到污染物分子的聚集过程。大气层中,化学物质与水分子作用后形成分子团簇,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吸附各种污染物分子,生长为较大的气溶胶颗粒并逐渐成长为雾霾。在能源催化和大气雾霾等诸多化学过程中,也广泛存在着团簇,其表征与性能的研究对诠释化学反应机理至关重要。目前,对离子团簇研究居多,而中性团簇的相关实验研究甚少,其瓶颈主要在于缺乏合适的紫外光源。
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制出一套基于大连光源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装置并获得红外光谱数据,研究人员利用自行发展的全维势能面动力学方法计算了红外谱图,并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了这些实验体系的成键特性。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复杂体系的红外光谱及结构特征,其结论和数据不仅可以探测雾霾的发生机理,找出解决的根本方法,而且还可以解决高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等世界性难题,为阐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机制提供坚实基础。
新型相机:利用太赫兹技术拍摄
物体内部高分辨率图像
近日,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物理学家团队成功开发出首款非线性相机,它能够采用太赫兹(THz)辐射采集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图示:时间分辨的非线性成像相机采用非线性晶体将标准的激光转化为太赫兹图案,从而用单个太赫兹像素重构出复杂的样本
太赫兹辐射源非常虚弱,并且到目前为止,高光谱成像的保真度有限。为了克服这一点,萨塞克斯大学团队用标准的激光照射一个独特的非线性材料,这种材料能将可见光转化为太赫兹。这款原型相机创造出非常接近于样本的太赫兹电磁波,类似显微镜的工作方式。因为太赫兹波穿过物体并不会影响它,所以生成的图像以三维的方式展示了物体的形状和组成。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开年的节奏,许多太赫兹/毫米波国际会议都做了延期,请随时关注太测临峰公众号,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会议的相关动态,掌握学术研究的第一趋势。
联系电话